网站首页 » 行业党建 » 学习贯彻十九大专栏 » [十九大报告问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

[十九大报告问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

[分类]学习贯彻十九大专栏 [作者] [发表时间]18-01-10 09:01:03 阅读次数:2127

【问: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给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重大时代课题?】

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要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以利于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是什么?】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问:十九大报告如何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问:如何理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重托,归根到底是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逻辑、政治逻辑、实践逻辑所决定的。正是有了党的坚强领导,中国人民才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中国发展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才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之所以开创新局、谱写新篇,也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

第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必须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第二,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要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第三,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同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一致的。

【问:如何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建立在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这个深厚伟力基础之上的。

党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正所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回顾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作用、人民群众作为力量的源泉贯穿始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正是广大人民群众以奋不顾身的抗争精神,汇成排山倒海的革命洪流,筑成真正的铜墙铁壁,最终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国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焕发出冲天干劲,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社会制度的伟大跨越,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用心血和汗水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桩。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许多推动改革发展进程的新经验新举措,也都是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摸索创造出来的。可以说,96年来,我们党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依靠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是历史的真谛,永远不能忘记。

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第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

【问:如何理解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第一,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第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问:为什么要坚持新发展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并将其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加以强调。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使发展观念不正确、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新概括,是致力于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的治本之策,是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以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等协调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使我国经济提质增效、行稳致远。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我国开放型经济提升到新水平。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解决我国发展中现的各种问题,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问:为什么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宪法规定,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强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是我国国体和政体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依法治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人民当家作主,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立场。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党的十九大报告还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问:为什么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全面依法治国,一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二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各种突出矛和问题的紧迫需要。三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严重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

同时,在落实全面依法治国重大举措的实践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全面依法治国在一些地区、一些部门和一些领域推进不平衡,一些重大举措尚未有效落实,一些领导干部对全面依法治国的认识跟不上,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意愿不强、推进不积极;一些重大法治建设与改革举措在实施中遇到较大阻力,法治建设与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存在不足;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需要加快推进;人民群众对一些改革举措的实效性和获得感还不够满意,等等。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我们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求,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问: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把握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首先要深刻认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迫切需要。

第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第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 

| 协会概况 |  联系我们 |
吉ICP备18000426号-1 
    Copyright(C)1994-2021 吉林省资产评估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长春市净月开发区生态大街3777号明宇金融广场A4栋3108室